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团总支风采 >> 正文

2025德州职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八)|乡约黄河,疆心实践脚步丈量乡土,实践凝聚力量

发布者:席溯审核:复核: [发表时间]:2025-07-17 [来源]: [浏览次数]:

在2025年7月,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深入平原县段集村,积极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响应国家号召,发挥大学生知识与活力优势,助力乡村发展,促进城乡交流融合。

红马甲与银发围坐一堂,大学生志愿者们专注倾听老人们讲述往昔岁月,手中的笔沙沙记录着时光故事。这场代际对话,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青春关怀,更让年轻一代深植乡土情怀,在经验传承中凝聚起跨越时空的温暖力量。交谈间,村干部细数村庄发展脉络。粘花厂、手套加工厂、养鸡厂等产业蓬勃兴起,既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也让乡村焕发新活力。

村支部建设了教育公益助学基金,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标语格外醒目,似一道明亮的光,照亮了求知的征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孩子们心中的信念,是他们未来前行道路上的指引。在这个宁静的乡村教室里,他们正用知识武装自己,怀揣着对祖国的热爱,踏上那充满希望的征程。从2019年到2024年已经开展了六年的活动,为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发放助学基金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号召他们好好学习,感召游子成才,共建美好家园,助力乡村振兴。

村支部建起的暖心食堂,红底白字横幅在斑驳墙面上格外醒目。这里陈设简单,墙皮剥落、桌椅质朴,却盛满最真切的温暖。每日饭点,饭菜飘香,这里不仅是为老人、邻里烹制热食的场所,更成为传递乡村互助温情的港湾。每年,70岁以上老人相聚于此用餐、话家常,80岁以上老人还会在春节收到米面粮油等慰问。

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如跳动的火焰。他们俯身整理床铺,抚平褶皱、叠好被褥,以细致的行动传递关怀,让乡村寝室化作温暖港湾。他们用双手与微笑,编织起乡村与志愿精神交融的动人图景。

下乡的夏日,志愿者们身披红马甲,奔赴乡野河畔。边绿树成荫,河水静淌,他们伫立观察,将生态调研融入实践。从水质监测到周边环境考察,每一步都藏着对乡村生态的关切。这是青春与乡土的呼应,用行动守护一方碧水,让“三下乡”的意义,在守护自然、助力乡村的路上,愈发清晰而滚烫 。

村里的干部带着志愿者们去实地做了调研,讲解了这个水库的历史1958年的冬天,土地都上冻了,村民也都不愿下去,平原县的周县长和公社李书记,他俩带头拿着铁掀就下去了,之后村民,就有了很大的动力。在那个年代为本村村民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吃水用水都在这里,这水库在现在有很好的价值为灌溉农田起到了很好的帮助。

此次“三下乡”活动,志愿者们在乡村留下了青春的足迹,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未来,我们将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持续开展“三下乡”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