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发挥“五老”报告团、宣讲团作用,在青年学生中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活动,打牢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根基。加强理论宣传普及和阐释解读,深入宣传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引领青年,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引导其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
二、弘扬革命精神、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实施传承红色基因工程,组织“五老”深入青年学生中,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组织青年学生瞻仰参观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老少携手开展读书、征文、演讲、展演、书法绘画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
三、组织动员“五老”到广大青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弘扬爱国传统,引导青年学生不断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发挥德州历史文化优势,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历史文物和传统节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青年学生感受中华文化魅力,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四、实施“五老”关爱下一代工程。深化关爱助学工作,着力为青年成长成才办实事解难事。对困境青年的帮扶既要从物质层面又要更多地深入到精神层面,在生活上关爱的同时更加注重从思想上关心、情感上关怀、心理上疏导,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五、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作用,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加强青年学生的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助力培养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青年产业工人队伍。
六、动员“五老”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在课余、假期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
七、加强网络环境保护,积极运用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引导青年学生文明上网、科学上网,参与净化网络空间和网吧义务监督活动,呵护青年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