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文化育人理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度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10月29日重阳节当天,学校关工委邀请离退休老领导、学校“五老”代表李跃同志走进润德楼409关工委办公室,开展了“墨韵迎重阳文化润青春”主题座谈与创作活动。

本次活动以“文化传承、自信培育、手艺赋能”为主线,为师生呈现了一堂生动鲜活的传统文化素养课,也为校园文化建设与青年人才培养注入了浓厚文化动能。


校党委书记樊兆杰,关工委主任周吉星,校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宣传部部长朱弘,学校关工委相关成员以及学生代表参与本次活动。
活动伊始,李跃同志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绘画的《百鸡图》,以画育人,与同学们展开深入交流。并为学生们细心解释字中深意。


画卷中,一只只鸡活灵活现、形神兼备,或昂首啼鸣、或俯身觅食,瞬间吸引全场目光,让书画社团的同学们连连赞叹、目不暇接。谈及画作题字时,李跃同志放慢节奏,特意引出“鸡有五德”的传统文化内涵——头戴冠者为文、足搏距者为武、敌前敢斗者为勇、见食相呼者为仁、守夜不失时者为信。他逐字逐句拆解阐释,将五德与青年修身立德的要求相呼应,让同学们在欣赏笔墨之美的同时,深刻领悟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智慧,更明晰新时代青年应有的品德追求。李跃同志强调,青年学子肩负文化传承使命,要从“鸡有五德”等传统文化符号中萃取思想精华,将文化自信内化为精神品格,外化为行动自觉,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彰显青春担当,为新时代文化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随后,在“学一门手艺,育一身修养”的专题分享中,李跃同志结合自身经验,着重阐释了书画艺术对青年成长的多维价值。他谈到,传统书画手艺的研习绝非单纯的技艺习得,而是一场修养与品格的沉淀之旅——在笔墨勾勒、丹青晕染间,能潜移默化提升审美感知力与人文底蕴,让文化素养在日常积累中自然生长;同时,手艺锤炼出的专注耐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专业能力培养同频共振,既能塑造严谨细致的处事态度,也能为未来职业发展增添独特竞争力;更能以个人所学反哺家庭,将书画中的文化内涵与品德修养融入家庭生活,以自身成长带动家庭文化氛围提质,让传统文脉在代际传递中生生不息。

活动现场氛围热烈,李跃同志挥毫泼墨、亲自创作“鸡牡图”书画作品,以灵动笔墨与深邃艺术语言,生动诠释文化寓意与育人期许。画卷中的牡丹,暗合我校师生“花团锦簇”的蓬勃气象——新老同仁齐聚一堂、各领域人才济济,在文化传承的纽带中凝聚合力,绘就共生共荣的校园文化生态;昂首雄鸡则承载“闻鸡起舞”的奋进内核,既寄寓着对青年学子的殷切期许,更勉励大家以昂扬之姿深耕学业、笃行事业,在新时代征程中彰显雄赳赳、气昂昂的青春风采,让拼搏进取的精神与传统文化底蕴共生共长。

本次活动以“五老”育人为核心,以文化为媒、以艺术为桥,充分发挥“五老”经验优势,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五德”涵养与青年成长的深度融合。我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五老”赋能与文化育人实践的有机衔接,依托“五老”传帮带的独特优势,打造更多高品位、有深度的文化活动品牌。让“五老”精神与传统文脉同频共振,引领青年学子在文化浸润中坚定信仰、锤炼本领,成长为兼具文化底蕴、专业能力与品德修养的时代新人,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